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德阳市“三筑牢三优化” 推进“双减”落地见效

德阳教育 2024-04-29



德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双减”决策部署,坚持校内提质、校外减负双向发力,坚定不移推进“双减”工作取得实效。全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作业管理达标学校100%,提供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学校100%,校外培训机构全流程监管率100%,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降低70%、学员减少80%,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筑牢“支撑点”

加强组织优化机制



  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政治责任,高位谋划纵深推进“双减”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把“双减”工作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事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写入市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

  强化市级统筹。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双减”工作报告、研究部署有关工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26个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专班统筹、部门联动的“双减”协调机制,健全市级部门会商和区(市、县)调度制度,完善风险处置和维稳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强化部门主责。夯实教育部门主体责任,成立综合协调、校内提质、校外治理、安全稳定等6个工作专班,落实“日报告、周分析、月调度”工作机制,及时部署阶段性重点任务,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强化督察督办。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将“双减”工作列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作为督察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和地方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组成41个督查组,出动400余人次,发布督查通报13期,确保各项刚性任务全面按时完成。

筑牢“主阵地”

校内提质优化供给


  坚持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

  向均衡要“质量”。组建“融合型、聚合型、联盟型”等各类教育集群48个,参与学校达90%以上,共建共享课程开发、教师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资源,整体提升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向课堂要“效率”。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坚持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遴选4个示范区(校际共同体)、50所示范校开展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全流程改进备课、教法、学法、监测、评价等环节,常态化开展教学拉练观摩活动。

  向作业要“效益”。严控作业总量,出台德阳市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作业审核、公示、登记、通报、举报五项长效管理机制,开展作业专项督查,确保作业管理达标。提升作业质量,指导学校加强分层作业设计,增加体育、阅读、艺术、劳动、科学观察等实践性作业。

  向课后要“效果”。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创新“基本托管+素质拓展”课程模式,“一校一案”打造多彩课后服务,开设音体美等课程60余类300余门,建立“校内+校外”多元导师库,订制“一生一课表”,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全省率先试点周末不超过1天、寒暑假不少于7天的“1+N”假期托管服务,全市124所学校、1万余名教职工志愿参与,服务学生达10万余人。我市课后服务工作入选全省十大“双减”典型案例,暑期托管服务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

筑牢“监管网”

校外治理优化生态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精准施策从严治理,持续规范校外培训秩序。

  构建“制度+责任”全覆盖监管体系。健全全面立体的制度体系,出台校外培训机构收费管理、培训材料、从业人员等12个规范文件和配套措施。健全纵横贯通的监管体系,完善市、县(区)、镇街三级监管网络,压实“1+3+N”部门监管职责,建立教育部门统筹,文旅、科技、体育部门为主,民政、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协同的管理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构建“线上+线下”全流程监管模式。加强线上监管,将265家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国家和省线上监管平台,全面落实实名制管理,确保资金、学生、教师、课程、机构“五个管起来”。加强线下监管,强化部门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作执法,开展无证无照、隐形变异、培训材料、从业人员、恶意涨价、艺考培训等专项整治,组织寒暑假“监管护苗”专项行动,共查处无证无照机构65个,违规培训行为120起,拆除违规培训广告320余处,公示备案教师2期,发布“黑白名单”19期。

  构建“预防+处置”全链条防控机制。推行预收费全额监管和风险保证金制度,“双管齐下”预防机构卷款跑路、退费难。健全教育、公安、信访等部门联动应急处突机制,加强舆情监测预警,形成“快、准、稳”联防联控响应处置机制。制定“爆雷”“冒烟”风险处置指引,先后排查风险机构17家,稳妥处置2家机构“退费难”事件,坚决将风险舆情化解在基层。

  构建“家校社”全方位协同路径。发挥“家庭+学校”育人功能,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27个,吸纳指导教师4405名,通过专题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广泛宣传“双减”政策和学校典型做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缓解家长焦虑。创新“家庭+社会”育人路径,深化文教、科教、体教融合,充分利用博物馆等社会资源,开展研学旅行、劳动教育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体验生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来源  |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简报》(2023年第17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